Monday, February 22, 2016

再見周星馳

因為心繫旺角,因為家住新東,近來我和不少香港人一樣,茶飯不思,心緒不寧,啞口無言。置身紛擾世界,喧鬧至死,難免身心俱疲,情緒鬱悶。於是早幾晚獨自走到戲院,(猶豫良久後決定)看周星馳的《美人魚》。

踏出戲院,出乎意料地,心情竟然有點舒暢。

上一次看周星馳(不計年中無休的重溫),是三年前。當時同為新年檔期,《西遊.降魔篇》上畫,我手心冒汗,翹首以待,走入戲院,散場後卻和廣大觀眾一同哀鳴,爭先感嘆:周星馳不再是周星馳,他的作品裏頭,港味不再。

突然三年又過去。這次「周星馳」名字挾美人魚傳說,再現銀幕,縱然在內地創下票房紀錄(24.5 億人民幣),於香港也較王晶賣座得多,但坊間迴響並不算太多。最明顯的現象,是再沒有評論人握緊拳頭,仰天噴血,痛惜「周星星已死」,或慨嘆他不再「香港」——不是因為星仔回歸,而是幾年過去,大家早已習慣星爺遠離本土,邁向中華。簡單一句:他和王晶一樣,都變了。

「變」非純為商業計算

作為星迷, 我知道周星馳的「變」,從不是近年的事。第一次變,在於他不甘無止境地無厘頭,想在搞笑以外,增添哲理,於是拍下忠實星迷一生至愛的《西遊記》、《回魂夜》;第二次轉型,正值港產片無復風光,星爺本人靈感枯乾之時,周星馳既嘗試加重群戲,寫好劇本,說好故事(《喜劇之王》,又開始模糊時地,面向中華(《少林足球》),甚至直奔全球(《功夫》);近幾年,面對內地市場,他第三次轉變,只導不演,着重特技,重寫民間傳奇。

周星馳的變,我不喜歡但能接受。因為跟王晶不同,他作出的變動,從來不是純粹的商業計算、一味逢迎,反之由《功夫》開始,我們知道白髮蒼蒼的星爺,正因應文化工業結構的轉向,在賺盡觀眾一分一毫以外,也矢志將更多自己鍾情的元素(像「如來神掌」)投入作品,同時堅持拍出來的,是一個有信息有質感的動人故事,而非胡亂堆砌明星、販賣回憶的音樂錄像,又或一碟冷飯。

就以新作為例。坦白說,《美人魚》談不上是一齣好電影。好些影評人(如翁子光)批評得沒錯,它品味不高,製作粗糙,美學嚇人,用力過度。散場後旁邊師奶的評語也中肯:頭半部笑位不好笑,甚至是王晶式硬滑稽,而電影對「情」字的拿捏,也如星爺本人以至他多年來執導作品一樣:拉牛上樹,缺乏醞釀,抓不着癢處。從哪個角度看來,《美人魚》的沙石,都比旺角街頭還要更多。

星味香港味老套味

但縱然如此,戲院大燈一亮,我仍然面露微笑——全因在銀幕和周星馳身上,我找到三件久違的物件。

一、星味。許多人說,沒有周星馳演出的周氏作品,沒有味道,我不同意。《美人魚》裏,星爺照舊缺席幕前,但無論戲中對白、笑話、角色( 「如花」般的美人魚),全部熟口熟面,感覺親切。銀幕之上,哪怕是演員們嘴角那點白沫,都時刻喚起大眾的「周星馳記憶」。作為星迷,這種感覺我異常回味。

二、香港味。表面上,《美人魚》與香港毫不相干,甚至乎,電影以普通話收音,香港觀眾完全「唔夾口形」,有種被排除在外的感覺。然而,個半小時的電影裏,屬於香港的符號卻是若隱若現:配樂竟是經典本地電視劇金曲,海底爛船竟有繁體字霓虹燈牌,人魚村裏又竟有鄭少秋唱片。周星馳作品從不高深,我肯定他並非如廖偉棠猜想一樣,打算在暗黑童話注入「五味雜陳的香港隱喻」,也未必聽過盧亭(香港傳說中一種半人半魚的生物),不知道美人魚跟本土民間歷史在遙遙呼應。

改變玩法但未忘本


我更願意相信沈旭暉的說法:在全球化的大勢下,周星馳雖已轉換跑道,改變玩法,卻未忘本。他仍記得自己從何而來,也未遺忘孕育自己成長的香港文化,因此就如當日將「如來神掌」放入《功夫》一樣,他繼續將香港文化碎片,重新包裝,發揚光大。無論有心抑或無意,這種做法,教我欣賞。

三、老套味。眾所周知,流行文化的拿手好戲是娛樂世人,感動眾生。娛樂不難,感動不易——靠的通常是人類最基本的真、善、美。《美人魚》故事老套如過氣童話,承載的也盡是老掉牙的人生哲理,但放諸紛擾世界,這種難得的老套,卻令我有點感動——當然我不介意被罵多愁善感。

它告訴我們:人是邪惡的(人魚懂刺殺;人類會拋磚),又是正義的(但一切都只因被迫至牆角);而要平息干戈,壓制暴力,最好的方法從來不是譴責與刑罰,而是擺上捨己之愛,疏導仇恨。老實說,這些做人道理,以至戲裏的環保主題,其實十分十分老套。然而,倘若有幾千萬人付了錢,入了場以後,在消磨時間、娛樂至死以外,也能對自身生活有幾分反思,甚至有所行動(例如不敢吃八爪魚),本質唯利是圖的流行文化也算是功德無量。

這陣子經常看港台節目《文化樹下》,每當看到黃霑、吳昊、董培新等殿堂級文化巨匠的身影,我都雙眼發光,心情亢奮。但每次節目完畢,始終要面對一個殘酷現實:再盲目喜歡香港普及文化的人,都要承認昔日港式流行瘋魔萬千少女,改良(或敗壞)社會風氣的好日子,經已連同不少文化巨匠的技藝、個性和生命一樣,隨風遠去。

毫無疑問,擺在香港文化面前的,已是截然不同的時代,甚或困境。香港人可以期望的,或許是文化工業用「兩條腿走路」:一方面山寨廠們繼續炮製出像《十年》一樣,成本低微又堅持訴說真話的小品,另一方面早已心繫中華、面向全球的大導演、大明星、大工業們,不要忘本,更不要「王晶化」,努力堅守品質,發揚專業,說好故事,在更大的世界為香港文化搖旗吶喊……讓近年身心俱疲、情緒鬱悶的香港百姓回歸戲院,心情舒暢。

原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20160221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 

webpage tracking stats
PlayStation 2 Game